相關文章

正體字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,漢字,象聲、象形、取意,每個字、每個詞都有其來源,蘊涵著神對人的深刻啟示,留給了人了解宇宙真相的一個工具。不同的人,不同的境界,看到的漢字的內涵和意義都不一樣。

例如「好」字反映了道家的宇宙觀。「好」字左邊的「女」代表陰,右邊的「子」代表陽,陰陽合,萬物生,陰陽平衡才是真的「好」。

「聽」字是由「耳」、「王」和「德」字的右邊組成。一個王用耳朵傾聽別人的意見並認真改過,從而成為有道德的明君。而被強行簡化後的「聽」被寫成了由「口」和「斤」組成的「听」,變成了張口斤斤計較。不能虛心接受批評建議,如何進步?

大陸名人推「廢簡復繁」

漢字也隱藏著信神及修煉的文化,宗教傳說中還講,大海是神的一滴眼淚。科學家在化驗海水的成分時發現,海水的成分和人的眼淚的主要成分幾乎完全一樣。如「海」字,是由「水」、「人」、「母」三部分組成的。好像在告訴人們,大海來自於人類母親(神)的水(眼淚)。

在梁振英政府意圖推簡化的時刻,大陸近年來卻不斷的有不少人提出「廢簡復繁」,2008、09年北京人大、政協「兩會」連續兩年有政協委員提案恢復繁體字。2009年,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向「兩會」提交廢除簡體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的提案,建議用10年時間恢復使用繁體字。去年,執導過《唐山大地震》、《非誠勿擾》的著名中國導演馮小剛也在政協小組會議中提議,應逐漸恢復部分有文化意涵的繁體字,別讓漢字失傳。他舉例說,繁體字的「親」右邊有一個「見」、「愛」字裏有「心」,簡化以後變成了「亲不見、爱無心」,失去了漢字的原有意涵。

季羨林悔參與簡化漢字

中國國寶級國學大師季羨林曾任中共的「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」委員,參與廢除繁體字、簡化漢字的過程。數十年後,頓覺悔不當初,公開要求恢復繁體字,強調讀古文必須讀繁體字,中國文化的信息都在那裏面。指漢字簡化及拼音化是歧途,並談到當年簡化漢字時,把「皇后」的「后」與「以後」的「後」弄成同一個「后」字所帶來的遺憾。

另外多位大陸學者也倡議恢復使用繁體字,如武漢大學國學專家李敬一指,漢字一筆一畫都有其合理性及其演化的歷史,比西方抽象字母符號更加形象豐富,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。經濟學者茅于軾也主張恢復繁體字。◇
 

------------------

🏵️《九評》20周年👉🏻 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category/專題/退黨大潮

💎成為會員 📧訂閱電子報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subscribe
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